乡村振兴采用“旅游+种植”模式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如何维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日前,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绿蕴乡村”实践团队成员在该校8188威尼斯娱人城教师李东亚的带领下,走进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调研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
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是“枇杷特色小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隐水洞也坐落于此。当地打造“乡村旅游+”新发展模式,村民一方面开展枇杷等蔬果种植生产,另一方面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为前来隐水洞游览的游客服务,并提供农田采摘等体验活动。
“绿蕴乡村”实践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工业污水处理技术,调研的原计划是想了解西泉村在农业生产上是否存在污水处理等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工程知识解决。
李东亚介绍,在西泉村调研时,团队发现当地牲畜养殖密度较低,还对厨余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少农户为了避免污染环境,放弃了大规模的牲畜养殖。
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农业用水容易含磷量超标,但西泉村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当地生态环境良好,村民更是自觉维护环境,学生所学在当地似乎无处可用。李东亚却说:“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广阔农村大有可为!”
在走村入户时,队员们了解到,旅游业是西泉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游客量受季节影响较大,村民收入不稳定,由于销售渠道并未完全打开,水果销售也存在难题。
如何为村民解决困难?团队成员们建议,调配专业的技术人员,协助村民在电商平台直播推广,还可以将目标客户瞄准武汉大学生,拓展高校销售渠道,还可以将产品进行深加工,转化为农副产品售卖,扩充产品种类。
虽然调研内容和所学专业并不完全相关,但学生们依然收获满满。不少队员注意到,当地采用农作物间种的方式,在两行玉米中间穿插着种植花生以及番薯等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以前只在课本中看到过套种,在真实生活中看到还是很有趣!”团队成员陶浩感叹,“套种”也有学问,玉米是“高个儿”,番薯、花生植株较矮,互相套种,既可以利用土地,玉米叶透下来的阳光也能照在番薯、花生上,不影响它们对阳光的吸收。
此外,当地村民的热情和村干部的实干精神也给实践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队员郭伊轩回忆,当地村干部对每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都非常了解,不少村民看到有实践队员前来,主动和他们介绍自己的情况,“在调研时,村干部不仅介绍了村里的情况,还能准确说出相关数据,非常的细致!”
据悉,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会分析和处理采样数据,并撰写调研报告,助力该村“乡村旅游+”的新发展模式。
湖北日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2897212/2616968/0?w=1721690060908&tencentShare=1